劉幾(一○○八~一○八八),字伯壽,號玉華庵主(《風月堂詩話》),洛陽(今屬河南)人。仁宗朝進士(清雍正《河南通誌》卷四五)。通判�州,知寧州。英宗時為秦鳳總管。神宗時以秘書監致仕,隱居嵩山玉華峰下。哲宗元�v三年卒,年八十一。
史籍記載
劉幾,字伯壽,劉燁子,河南洛陽人。以燁任為將作監主簿。生而豪俊,長折節讀書,第進士。從範仲淹辟,通判�州。�地鹵,民病遠汲,幾浚渠引水注城中。役興,客曰:“自郭汾陽城此州,苟外水可釃,何待今日?無為虛費勞人也!”幾不答。未幾,水果至,鑿五池於通逵,民大便利。
孫沔薦其才堪將帥,換如京使、知寧州。俗喜巫,軍校仗妖法結其徒,亂有日。幾使他兵伏壘門以伺,夜半盡禽之。加本路兵馬鈐轄、知�州。儂智高犯嶺南,幾-願自效,以為廣東、西捉殺。道聞蔣偕、張忠戰沒,疾馳至長沙,見狄青曰:“賊若退守巢穴,瘴毒方興,當班師以俟再舉。若恃勝求戰,此成擒耳。”賊果悉眾來,大戰於歸仁鋪。前鋒孫節死,幾以右軍搏鬥,自辰至巳,勝負未決。幾言於青,出勁騎五千,張左右翼搗其中堅,賊駭潰。進皇城使、知涇州。陛見,辭以母老,丐複文階歸養。仁宗諭之曰:“涇,內地也,將母莫便焉。”命特賜冠帔。領循州刺史,遷西上閣門使,再歸郎中班。曾公亮薦之,複以嘉州團練使為太原、涇原路總管。
夏人寇周家堡,轉運使陳述古攝渭帥,幾移文索援兵,不聽,率諸將偕請,又不聽,乃趣以手書。述古怒,移幾為鳳翔,且劾生事。朝廷以總管非轉運使所得徙置,遣禦史出按,述古黜,幾亦改�~州。召判三班院。邊吏告夏人趨大順,英宗問幾。幾曰:“大順天險,非夏人可得近,正恐與趙明為仇爾。”帝曰:“明之子奔馬入城,幾為所掩,卿料敵一何神也。”以為秦鳳總管。神宗即位,轉四方館使、知保州,治狀為河北第一。逾六年,即請老,還為秘書監致仕。元豐三年,祀明堂,大臣言幾知音,詔詣太常定雅樂。幾曰:“古樂備四清聲,沿五季亂離廢,請增之。”樂成,予一子官。
幾得謝二十年,放曠嵩、少間,遇唐末異人靖長官者得養生訣,故益老不衰。間與人語邊事,謂張耒曰:“比見詔書禁邊吏夜飲。此曹一旦有急,將使輸其肝腦,此平日禁其為樂,為今役者不亦難乎?夫椎牛釃酒,豐犒而休養之,非欲以醉飽為德,所以增士氣也。”耒敬識其語。再加通議大夫,卒,年八十一。
幾篤於風義,推父遺恩官從兄,已得任子,必先兄弟子之孤者。其議樂律最善,以為:“律主於人聲,不以尺度求合。古今異時,聲亦隨變,猶以古冠服加於今人,安得而稱。儒者泥古,致詳於形名度數間,而不知清濁輕重之用,故求於器雖合,而考於聲則不諧。”嚐遊佛寺,聞鍾聲,曰:“聲澌而悲,主者且不利。”是夕,主僧死。在保州,聞角聲,曰:“宮微而商離,至秋,守臣憂之。”及期,幾遇疾。然所學頗雜鄭、衛雲。
[以上內容由" sff74511940"分享。]
同年(公元1008年)出生的名人:
元絳 (1008~1083) 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

趙�\ (1008~1084) 浙江省衢州柯城區

韓琦 (1008~1075)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,宋朝宰相 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

狄青 (1008~1057) 北宋名將 山西省呂梁汾陽市

蘇舜欽 (1008~1048) 北宋詞人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 + 更多公元1008年出生的名人》
同年(公元1088年)去世的名人:
蒲宗孟 (1022~1088)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

孔文仲 (1038~1088) 峽江三孔 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

李常寧 (1037~1088) 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

韓絳 (1012~1088) 宋朝宰相 河南省開封市杞縣

範鎮 (1007~1088) 四川省成都市

詹邈 (1054~1088)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+ 更多公元1088年去世的名人》 劉幾作品目錄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